多年来,青岛科技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青科大特色”。青岛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马连湘表示:“在青岛科技大学教师中一直盛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找校长找市场。面向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以‘接地气’的方式寻求发展成为学校科研工作者们多年来一致认同的工作准则。”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顶层设计
领导带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青科大成立了由校领导任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成果管理、技术转移等工作。学校领导组团带队,每年定期召集优势学科科研精英组成科技“博士行”“教授团”等深入企业举行“成果发布会”,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签订科技攻关合同。
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规划。青科大将科技成果转化放在学校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列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规划。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体系。青科大先后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试行)》等18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健全内部工作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建立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青科大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校企、校地合作,建有12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6个地方研究院。
建设多元化创业孵化平台。青科大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建有大学科技园、橡胶谷、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等3个国家级孵化器,累计孵化300余家科技型创业企业。
建立多维度技术转移体系。通过实践,青科大逐步形成“成果转移中心+熟化中心+地方研究院+科技特派员”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学校拥有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每年组织项目对接、路演等300余场次。针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过程中技术集成和中试熟化的关键环节缺失问题,成立了科技成果集成熟化中心,并作为青岛市科技局两个成果转化熟化试点之一获得1200万元支持。学校还建立了300人规模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长年开展科技项目推介和技术服务。依托新材料科技工业园建设了山东省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聚合物新材料产业集群。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多种模式
科技成果转让+持续技术服务。青科大是国内最早开发模拟化工过程计算机软件的单位,早在1998年,学校利用“ECSS工程化学模拟系统”技术,与烟台万华化学集团共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核心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我国成为继德国、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学校将该技术以2000万元整体转让给企业,并与企业持续保持合作关系,2019年底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并签订7000万元合作开发合同。在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上,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在致辞中说:“青科大与万华化学从20年前牵手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出发,已经走出了一条以‘政产学研’融合为核心要义‘协同创新’驱动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双方共建共享,构筑命运共同体,实施创新大协同。”青岛金王在早期生产出口美国产品时,因无力高价购买国外核心技术而面临困境,学校为其定制开发了高分子蜡技术产品,并仅以20万元低价转让,然后持续助其开发新产品,打造了今天世界最大的蜡烛供应商上市公司。2018年,学校的“酮肟法盐酸羟胺全水相合成工艺”独家转让潍坊新绿化工,以“技术转让费+销售提成”方式,获得技术转让经费2.2亿元。
技术入股组建学科性公司。青科大出台《学科性公司管理办法》,将科技成果“植入”企业,在实践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鼓励教师推出成果—带土移植—注册学科性公司—转化成果创造效益—教师股权激励—技术再创新再升级”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通过技术入股,孵化了7家上市公司和一批学科性公司,在橡胶、化工、信息、新材料等领域,通过关键技术革新带动了产业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由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密炼机上辅机项目孵化而来,2006年上市,现已发展成为全球轮胎装备制造业中产品链最完整的公司,成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通过软控股份,又衍生出赛轮股份1家上市公司和橡胶轮胎产业链上的158家科技型企业。青科大培育的诸多“学科性公司”成为行业骨干企业,如科大隆腾的“环流式旋风分离器”工程技术成为行业典范,科大有志开发“移动医疗产品体系”等系列产品,成为“互联网+”医疗行业的领头雁。新材料科技工业园依托聚合物研究院和新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成立,在JM两用材料方面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银科恒远服务兵器集团及全国化工企业,开发了聚氨酯及其原料异氰酸酯等系列新产品、新工艺及工程化技术。
校企共建研发中心。青科大通过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建设技术研发中心的方式,实现从技术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无缝衔接,解决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与兵器集团合作建立聚氨酯研发中心,研发的TDI制造技术在白银市转化,年产4万吨规模,产值10多亿元,年增利润5000万元以上。与京博控股共建研发中心,在大学科技园落户,由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持续研发服务,已与企业签署“聚丁烯釜内合金的合成关键技术开发”等16项合作协议。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
加大收益激励。横向科研经费的日常使用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支出项目按学校财务相关规定由负责人签批。横向科研经费到校后,学校只按单个项目实际到账分段提取管理费,100万及以下部分提取5%,超过100万元部分提取3%,其余全部由项目负责人分配。
实施股权激励。青科大积极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对在“学科性公司”中所获股权或实施股权收益进行奖励时,奖励给创办学科性公司的成果完成人(或课题组)70%的股权或股权收益。比如2017年,青科大从与海尔集团联合成立的海尔科大纳米公司股权中收益200余万元,学校将其中70%奖励给提供技术支撑的课题组,将其余30%划归主要完成人所在学院,作为学院科研产业发展基金。
强化绩效激励。在绩效考核方面,对以学校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学校获得的股份与分红,视同教师当年或次年的科研业绩考核中的科研经费与科研工作量。在职称晋升方面,近三年主持横向项目到账经费或转化收益达300万(理工)或100万(人文社科)可以直评教授;近三年主持横向项目到账经费或转化收益达100万(理工)或30万(人文社科)可以直评副教授。
青岛科技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得到各界高度认可。2016年青科大获批山东省科技厅首家“高校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山东省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确定青科大先行试点,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学科性公司创建与运行模式。学校连续两次被山东省科技厅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
(原网址:https://xinwen.qust.edu.cn/info/1004/43057.htm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日期:2020年04月10日)